生命的化学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_性别视角下的迁移历程研究

文章目录

1 研究背景

2 迁移历程的理论解释框架

2.1 教育

2.2 就业

2.3 婚姻

2.4 生育

3 研究设计

3.1 队列视角下的迁移研究

3.2 研究问题

3.3 数据处理和变量基本描述

3.4 迁移历程的测量

3.5 事件史回归分析方法

4 迁移历程的描述分析

4.1 迁移历程的总体水平和递进规律

4.2 迁移历程的年龄模式

5 迁移历程的影响因素分析

5.1 针对终身累计迁移频率的泊松回归分析结果

5.2 针对初次迁移的离散时间Logit回归分析结果

5.3 针对第二次迁移的离散时间Logit回归分析结果

6 结论与思考

6.1 结论

6.2 思考

文章摘要:利用2014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生命历程数据,探究中国1930~1969年出生队列的迁移历程及其性别差异,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解释重要生命事件(教育、就业、婚姻、生育)对男性和女性迁移历程的影响。研究结果表明,不同出生年代人口的迁移历程呈现明显的队列差异和性别差异;与1940~1949年和1950~1959年出生队列相比,1930~1939年和1960~1969年出生队列在迁移高峰年龄(20~24岁)时的政策限制较少而终身累计迁移频率更高,性别差异也更显著;教育和非农就业转移会促进终身迁移机会,较早结婚和较多生育的作用则相反;非农就业转移对女性的多次迁移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,会缩小男女之间的迁移差距;结婚和生育会降低迁移概率,而离婚会增加迁移概率,这些事件对女性的影响更大。

文章关键词:

项目基金: